“向上取整”,这样的“行规”要不得
2025-07-02 10:10:16? ?来源: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: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|
快递称重2.1公斤按3公斤收费、停车超45秒收整小时钱、充电宝超1分钟扣1小时费用……近日,澎湃新闻测评发现,八家快递企业中,超半数快递续重收费中存在“向上取整”行为。 借快递行业内人士的说法,“向上取整”是行业惯例,这样“方便计算”“降低成本”。但不管怎么看,这种理由都站不住脚。方便了自己计算,却让消费者为商家的成本买单,本质上不就是借着“行规”的名义薅消费者的羊毛?商家图了自己的便利,却让消费者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,哪有这种“惯例”? 新版《快递服务》明确规定,快递服务主体应使用秤、卷尺等计量用具测量快件的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,确定正确的计费重量,计费重量以千克为单位,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亦明明白白地写着,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,应当遵循自愿、平等、公平、诚实信用的原则,消费者有权获得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。一些商家对这些规定视若无睹,单方面决定“向上取整”,既不提前告知消费者规则,也未征得消费者同意,说白了就是霸王条款,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犯。 有人觉得,几块几毛的事,不值一提。可天天发生、人人遇到,积少成多就成了大问题。这不仅是民生痛点,也会在无形中破坏消费生态。当消费者总是被“向上取整”,就会对行业失去信任,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会受到破坏,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。 事实上,这已经不是媒体第一次关注到相关现象。在上述报道中,某家快递客服称,若行业整改,公司会作出改善。这说明,行业内未必不知道问题所在,但缺少了一些整改的动力。对此,监管部门更该亮明态度,督促商家把计费标准写清楚、讲明白,让消费者有知情权、选择权。对那些明知故犯、屡教不改的,该罚就得罚,不能让“惯例”成了“免罪金牌”。行业自身更该算明白账:靠“取整”多赚的是小钱,赔进去的却是长远口碑,孰轻孰重,不难掂量。 民生无小事。收费零头虽小,却丈量着市场公平的尺度。杜绝“向上取整”的“行规”,坚守诚信经营的智慧,才是行业行稳致远的正道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